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启动
9月4日,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正佳广场举办。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成洪波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任海,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为民,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晓湧等主办、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各科普单位代表、学校师生、媒体代表等40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旭东主持。
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由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作协、省工商联、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举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采用“1+1+5+N”创新形式,在广州正佳广场、广东科学中心两大主场活动的同时,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和湛江同期举办分会场活动,在全省各区域、各领域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科普主题活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2个县(市、区)计划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超过3000场次。
成洪波在致辞时表示,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全社会参与,做实大科普工作格局;二是突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全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我省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三是体现公益性科普事业与市场化科普产业协同,推动成立科普产业联盟;四是聚焦前沿科技,回应群众关切热点;五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开发科普教育与实践新场景新应用。他指出,当前广东正处在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总体跃升的关键时期,科普工作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省科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普及事业,通过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宣讲、引导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组织群众性和社会性科普活动、推进粤港澳科技科普交流合作等切实举措,以新技术、新机制催生激活科普资源,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努力开创我省科普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启动仪式上,播放了全国科普月活动宣传片,表演《花YANG科学秀》《风的授课》等科普秀,开展了《中微子与中微子江门实验》《信息通信技术为低空经济“插上翅膀”》等科普报告,向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朱伏生、农兴中、孙剑、李小男、高平、赖毓霄等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与科普志愿者代表共同发出倡议,倡议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落地转化,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为期4天的“嘉年华”现场活动,将围绕人工智能、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设置低碳新世界、无界新世界、健康新世界、数智新世界、创想新世界等功能服务区,集中展现智能新能源车科技体验、前沿科技与生活健康的沉浸式体验、AI+空间设计、AI+光谱科普等生活化应用场景,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省科协办公室、科普部、调宣部有关人员出席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