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粤港澳海洋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举办
9月19日至20日,由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和广东海洋大学主办的第四届粤港澳海洋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在湛江市举办。
研讨会主题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筑牢蓝色生态屏障”,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逢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张宇铭,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谢敏,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粤超,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马焕基,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邹耀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陈桂红主持。
开幕式上,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邓逢光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辞,他对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海洋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海洋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处副处长张宇铭在致辞中介绍了广东省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参会的各位专家,为全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建言献策,并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邹耀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是学会连续举办的第四届海洋环境保护专题论坛,要进一步深入总结经验,为推动粤港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他指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期待与会嘉宾充分利用论坛平台,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共享成果,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余兴光研究员作《珠海金滩柽柳生态惠民创新之路》主旨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军教授作《渤海湾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污染控制》主旨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应光国教授作《海洋养殖环境抗生素污染与细菌耐药性》主旨报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贺志理教授作《红树林湿地微生物驱动的碳氮元素循环与储碳机制》主旨报告,东北大学宋焱焱教授作《半导体光电材料用于污染物检测和去除》主旨报告,广东海洋大学李承勇教授作《海洋微/纳米塑料检测新方法研究》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设置了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治,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服务和装备,海洋环境污染与修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生论坛等5个分论坛。来自内地及港澳的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企业共50多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积极参与交流研讨,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分享见解、畅谈思考,积极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建言献策。
论坛期间,活动主办方组织参会专家赴湛江市麻章区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开展现场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并推动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建议和决策支持。
用户登录